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退耕还林、退粮还草,保护环境、防止沙化的思路与对策 【优秀范文】关于退草还耕的建议

时间:2023-05-31 08:20:04 浏览量:

退耕还林、退粮还草,保护环境、防止沙化的思路与对策 1退耕还林、退粮还草,保护环境、防止沙化的思路与对策李周一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可以追溯到遥远的过去,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退耕还林、退粮还草,保护环境、防止沙化的思路与对策 ,供大家参考。

退耕还林、退粮还草,保护环境、防止沙化的思路与对策

  1退耕还林、退粮还草,保护环境、防止沙化的思路与对策

  李

  周

  一

  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可以追溯到遥远的过去,如滥伐森林、滥垦草原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现象,至少在数千年前就出现了。考证这类情形的文献汗牛充栋,自不待言。

  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无论是落实“以粮为纲”的方针还是实现粮食亩产上“纲要”的目标,在很多情况下是以毁林开“荒”、毁草开“荒”为代价的。有关资料表明,在改革前的30年里,中国至少有25%的森林被砍伐了,天然草地因滥垦、滥牧、滥采引起退化、沙化、碱化的面积约15-20亿亩,占天然草地总面积的1/4-1/3。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恶果。这一期间水土流失面积由116万平方公里扩大到153万平方公里,增加了近1/3,每年冲走的泥土达50亿吨,累计淤积了全国水库总容量(4000多亿立方米)的1/4。沙漠化使390万公顷土地资源失去了生产力,其中滥垦、滥牧和滥伐造成的影响为85%。各种负面影响最终造成农业自然灾害加剧。据统计,从1950年到1958年,全国平均受灾面积不到3亿亩,1972年至70年代末,全国每年平均受灾面积达5亿亩,增长了67%。

  这些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了森林生态群落逆向演替,水土流失加剧和土地沙漠化、盐碱化区域扩展,以及生物资源的生境缩小、种群数量减少等一系列问题,却没有真正扭转粮食总供给不足的局面。

  二

  在中国,退耕还林、还草的呼声和行动至少可以追溯到80年代初。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提出了“反弹琵琶”的思想,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西北搞了退粮还草的试点。但是受粮食供给不足,综合国力低下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这项工作并没有取得多大的进展。

  第一,粮食供给不足。按照生态学中的十分之一定律,食物链每增加一环,只能剩下10%的能量,而其余90%的能量消耗于转换过程。所以从生态学的观点看,尽可能地缩短食物链,即生产可直接食用的粮食,是解决温饱的最佳途径。例如,一亩草地一年能培育一头羊就非常了不起了,而一只羊根本满足不了一个人一年的食品需求,但一亩耕地上的谷物产出完全有可能满足一个人一年的食品需求。这就是在粮食短缺的情形下,毁林毁草开“荒”的生态学原因。由此可作出的一个推论是:在粮食短缺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形下,退耕还草的难度很大,退耕还林的难度更大。

  第二,支付能力低下。毁林毁草开“荒”主要发生在贫穷的山区,这类地区的农民买不起粮食,2地方财政也补贴不起,在这种情形下,控制毁林毁草开“荒”都有困难,也就谈不上退耕还林、退粮还草了。

  第三,保护与增长脱节。除此之外的第三个原因,就是退耕还林、退粮还草没有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民收入结合起来。无庸讳言,只关注环境恶化而忽视农民的贫困,只要求广大贫困农民积极为改善环境作贡献,而不考虑如何为贫困农民开展这类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只强调小利益要服从大利益,而忘记了小利益得不到满足,大利益也实现不了的基本事实,是造成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脱节的主要原因。

  三

  退耕还林、退粮还草,确实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但是不必把困难估计得太高。环境治理按照内容和措施可分为三个层次,其中,初级层次旨在解决第一产业发展中造成的环境问题,如毁林毁草开“荒”,耗竭性地开采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等,主要措施是土地治理,包括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矿区复垦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次级层次旨在解决第二产业发展中造成的环境问题,如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污染等,主要措施有污染浓度(总量)控制、清洁生产、排污权交易等。第三层次旨在解决第三产业发展中造成的环境问题,如放射性、电磁波,微波等,主要措施是辐射治理。

  土地治理是出现得非常早的环境治理活动。事实上,许多国家在开展这些活动时的财政支付能力都是很有限的。例如,美国田纳西流域的治理是在其经济很不景气的30年代进行的,日本的荒山荒地绿化是在其战后极为困难的岁月里开展的。经过20年的快速经济发展,我国是否具备了解决初级环境问题的综合国力了呢?回答无疑是肯定的。

  初级层次的土地整治有许多内容,所需的治理时间也是很长的,为此,有必要对它们规定一个先后顺序。

  第一,要根据先稳后退、先易后难的原则确定土地治理的顺序。

  土地问题大多是农业生产造成的,即现实中的荒山荒地、轮歇地和坡耕地等,几乎都是农业外延开发的产物。这种情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耕地上的产出增长满足不了需求增长,或耕地满足需求的增长缺乏可持续性。鉴于此,必须把耕地治理,即基本农田建设,作为土地治理最基本的环节,把耕地持续满足需求的增长作为土地治理的首要目标。否则,退耕还林、退粮还草就会因为缺乏稳定的基础而难以持续。

  在搞好基本农田建设的基础上,应加快退耕地和轮歇地的治理。退耕地和作为耕地“后备军”的轮歇地,不仅还林还草的条件比较好,而且治理好了对耕地持续经营的支持也更直接、更明显。

  3同时,继续推进荒山荒地治理,逐步纠正前人所犯的错误。

  必须指出,天生资源都有用,我们不能因为对某些土地的效用缺乏认识而将它们改造完毕。例如在满足植物的生态需水量的能力也很有限的干旱地区,适当留下一部分沙地用于蓄水是特别重要的。否则,植物的生态水需求过多,会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进而危及干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当然,随着生物技术创新,树和草的生态需水量会趋于减少,种树种草可作为适宜治理技术的范围会逐渐扩大。

  其次,根据耕地不适宜性的大小确定退耕还林或退粮还草的顺序。

  耕地上培育的作物均为成熟期很短的草本植物,它们对节令、水光热和耕作条件的要求都比较严格,所以,耕地适宜配置在地势平缓、年际气候波动小且水光热配合好的土地上。我国的林地和草地大多不具备这些条件,把这样的林地和草地开垦为耕地显然不合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是在这些耕地中,它们的不适宜性仍然存在差异,而退耕还林、退粮还草行动又不可能齐头并进,所以应该按照由不适宜性大到不适宜性小的顺序,安排它们退耕还林或退粮还草的顺序。在确定退耕还林、退粮还草的地块时,不仅要考虑坡度,还要注意土地与水光热等其它生态因素的匹配性,不匹配性大且难以改变的耕地应先退。如果其它条件都很理想、仅仅地势不平,修建宽条梯田或隔坡反坡梯田是可以考虑的选择。

  第三,要根据替代技术的成熟性确定退耕还林、退粮还草的顺序。

  开展退耕还林和退粮还草活动,必须要有成熟的替代技术。应退耕的土地不仅不适宜性有差异,而且在可采用的替代技术方面也不一样,鉴于退耕还林、退粮还草行动不可能齐头并进的同样理由,应该根据替代技术成熟度由高到低的顺序,安排它们退耕还林或退粮还草的顺序。在仍缺乏成熟的替代技术的地方,不必急于采用不成熟的替代技术。

  第四,要根据植物群落适应性的强弱,确定各种配置模式的应用顺序。

  植物群落演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绝对不可能一步到位的,所以退耕还林、退粮还草活动必须循序渐进,要特别注意配置的植物与土地等各种生态因素的协调性,宁肯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配置模式,然后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加快演替进程,也不急于求成,更不能低估环境的波动,贸然地采用适应性低的配置模式,以免重蹈“欲速则不达”的复辙。

  四

  粮食问题的基本解决,为我国广泛开展退耕还林、退粮还草工作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但是,“以降低经济增长换取环境保护”,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是最优或次优选择,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所以,我们必须选择能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统一起来的“双赢”策略。

  4所谓“双赢”策略,就是把退耕还林、退粮还草同农民收入增加、居民膳食结构改善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策略。更直截了当地说,就是要用土地价值生产率更高的资源配置,替代土地价值生产率较低的资源配置。

  如果说将林地或草地开垦为耕地进而生产粮食来解决温饱,是粮食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那么退耕还林、退粮还草就是这一历史阶段结束的标志。当然,将被开垦的林地或草地再改为林地或草地,并非简单的历史回复,而是人类科学体系发生重大跃迁的结果,是更高发展层次上产生的否定之否定。所以退耕还林,决不仅仅是恢复森林植被,而是有目的地培育各种市场需求大且稳定的非木质产品,包括粮食、油料和药品等,使退耕还林不仅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方面产生积极作用。

  退粮还草也决不是简单地恢复草原植被,而是有目的地培育优质牧草,并同培育优质畜产品联系起来,使退耕还林不仅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方面产生积极作用。

  五

  1.生态措施必须合乎生态规律的要求

  退耕还林或退粮还草的生态学含义,就是用多年生或常年生植物替代季节性植物。一般来说,林地和草地生态系统的环境效应要高于耕地生态系统。但是,林地和草地上配置仍然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干旱地区,必须考虑可利用水量和树木、牧草生态需水量的平衡,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同样有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

  2.必须以“自利”为切入点,实现“利他”与“自利”的统一。

  在我国小流域治理当中,不同的切入点带来不同的效果是一个极为典型的例子。早在50年代,我国就开始进行小流域治理了,当时强调的是减少进入大江大河的泥沙量,主要措施是挖鱼鳞坑和种树种草,然而,这种以改善整个流域生态环境为切入点的“利他”做法的实际效果并不好。80年代以来实行的户(或组)包小流域治理,主要措施是修建宽条的水平梯田(或隔坡反坡梯田)和在退耕地上植树种草,这种以改善农户生产条件为切入点的“自利”做法,不仅使农民增加了收入,而且减少了水土流失量,实现了“自利”和“利他”的统一。

  3.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所谓退耕还林、退粮还草,将山区的比较优势发挥出来,是就其总体而言的。从微观上看,山区仍有不少土地适宜种植粮食。所以,基本农田也是山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市场调节粮食供需的能力越来越强的情形下,山区究竟应该种多少粮食,既不取决于自己需要多少粮

  5食,也不取决于自己有多少耕地,而是在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和既定的粮价水平下,生产粮食的市场竞争力。这是其一。其二,取决于生产粮食的机会成本。如果生产粮食不是更好的选择,就不该把要素配置在粮食生产上;反之,就应该把要素配置在粮食生产上。换言之,山区要考虑的并不是粮食全部自给还是全部买进这两种最极端的选择,更不是依赖中央政府调拨粮食还是依赖政府补贴种粮的选择,而是生产与贸易如何配合可以使农民收入最大化,同时合乎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要求的问题。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推荐访问:关于退草还耕的建议 退耕还林、退粮还草 保护环境、防止沙化的思路与对策 沙化 保护环境 对策

相关推荐